拓展通识
聚焦心理、思维、学习等困惑,构建通识认知体系,夯实创新成长的地基
淬炼思维
聚焦思维、学习困惑,培养发散、逻辑、批判等的思维方法、意识和能力
深度学习
聚焦学习困惑,促进手眼脑同步,重塑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
知行合一
聚焦发展困惑,通过专题活动展示需求、策划、制作、协同等实务技能
通识拓展
-
如何计算恒星的质量?
宇宙中几乎所有东西都有质量,从原子和亚原子粒子(例如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的粒子)到巨大的星系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所知道的唯一没有质量的东西是光子和胶子。 了解质量很重要,但天空中的物体太远了。我们不能碰它们,当然也不能通过传统方式来称重它们。那么,天文学家是如何确定宇宙中事物的质量的呢?这很复杂。 恒星和质量 假设一颗典型的恒星质量相当大,通常比一颗典型的行星大得多。为什么要关心它的质量?了解这… -
在深海发现甲烷动力的海蜘蛛
新的研究表明,吸热甲烷可能因其对人类和地球大气层构成的危险而闻名,但在黑暗的海洋深处,温室气体是世界上一些最神秘的生物的营养餐。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在美国西海岸发现了三种以前未知、未命名的海蜘蛛,它们可能与细菌合作,利用海底冒泡的气体在研究稀少的海洋栖息地中茁壮成长,这些栖息地被称为海面以下数千英尺的甲烷渗漏。 种植细菌的“农民” 根据周一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这种共生关系… -
思考讲效率——21排中律
体验 目标 • 定义排中律;• 区分排中律与二值原则;• 描述排中律表面上直观的 “确定性”;• 描述排中律在归谬法证明中的重要性。 内容 排中律 表达了一个相当直观的事实 —— 对于任何一对矛盾陈述,至少有一个必定为真。对于任何命题 P 及其矛盾命题非 P,排中律的形式化表述如下:要么 P 为真,要么非 P 为真,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 重要性 排中律为我们阐述全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之间… -
思考讲效率——20同一律
目标 • 提供同一律的实用定义。• 解释如何运用同一律判断两个术语是否等价。• 将谬误与违反同一律联系起来理解。 内容 同一律 每个事物都与自身具有相同的特征(如果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来看待的话)。 重要性 首先,它让我们能够判断两个术语是否指代等价的范畴。也就是说,当术语的指称物 —— 即术语所指向的对象或范畴 —— 具有所有相同的特征时,这两个术语是等价的。 此外,同一律还让我们能够判断两个… -
思考讲效率——19不矛盾律
目标 充分理解不矛盾律的三种形式。 内容 形而上学表述 “同一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既属于又不属于同一事物”(《形而上学》第四卷第三章 1005b19-20)。 某物不能在同一方面既具有又不具有某一属性 —— 这里的 “同一方面” 规定了该属性适用的条件。这一规定是必要的,因为一种属性可能在某些条件下适用,而在其他条件下不适用。例如,同一场暴风雪的风,对小强来说可能是冷的,对小明来说可能不… -
思考讲效率——18逻辑推理
目标 定义三种主要的推理类型:演绎、归纳、溯因; 理解亚里士多德式归纳与现代归纳用法之间的差异; 提供每种定义下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例子; 提供溯因推理的例子; 理解每种推理类型的范围; 理解并排列每种推理类型的强度; 构建归纳推理的反例; 定义每种推理类型的实际应用领域。 内容 演绎推理 一种推理类型,其中前提中命题的真实性在逻辑上保证了结论的真实性,且结论与前提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考察的… -
思考讲效率——17肯定前件式与否定后件式
体验 目标 能够构建和识别遵循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规则的论证 内容 假言命题的前件与后件 假言命题是由两个命题通过 “前件的真蕴含后件的真” 这一断言连接起来。这种命题的形式是 “如果 p,那么 q”。例如:“如果纽约下雪,那么纽约的温度低于 32 摄氏度”。 前件:假言命题中出现的两个命题中的第一个命题。在上述例子中,前件是 “纽约下雪”。 后件:假言命题中出现的两个命题中的最后一个命题。在上… -
思考讲效率——16三段论的组成部分
体验 目标 解释三段论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中项、大项、小项、大前提和小前提。 区分作为三段论第一个前提的命题和作为大前提的命题,以及作为第二个前提的命题和作为小前提的命题。 区分三段论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自己构思简单的三段论例子。 内容 (1)所有人都会死。(2)苏格拉底是人。(3)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三段论前提的分项 一种基于两个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论证类型,这两个前提包含三个不同的项。这些项… -
思考讲效率——15模态逻辑
体验 目标 理解模态的概念并解释其重要性; 解释算子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命题的内容; 定义三种模态概念:必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 定义不同模态概念之间的一些蕴含关系。 内容 “模态”(modality)指的是事物可能存在的某些方式。我们已经了解到,一个命题由主项、谓项和联项组成, 各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添加到命题中的第四个要素是算子—— 简单来说,这些是能以特定方式作用于命题的词。 必然性 表… -
思考讲效率——14假言命题
体验 目标 识别假言命题的形式。 用其他命题构造假言命题和复杂复合命题。 说明假言命题以及任何形式的复杂复合命题的真值条件。 内容 假言命题 由两个命题通过 “如果…… 那么……” 结构连接而成的命题。其形式为 “如果 p,那么 q”。在上述变项符号表示中,我们称 p 为前件,q 为后件。作为复合命题的最后一种,假言命题通过断言前件的真蕴含后件的真来连接两个命题。它之所以被称为 “假言的”,是因为… -
思考讲效率——13选言命题
体验 目标 识别选言命题的形式。 用其他命题构造选言命题。 说明选言命题的真值条件。 内容 选言命题 由至少两个直言命题通过 “或” 连接而成的命题。在变项符号表示中,这类命题的形式为 “p 或 q”,其中 “p” 和 “q” 均为独立命题。例如,有以下两个命题:(1)“青蛙是两栖动物”(2)“青蛙是爬行动物”我们可以将它们组合成选言命题(1 或 2):“青蛙是两栖动物,或青蛙是爬行动物”。 这里… -
思考讲效率——12联言命题
体验 目标 识别联言命题的形式。 用其他命题构造联言命题。 说出联言命题的真值条件。 内容 命题的变项记法 就像数学中用 x 或 y 来表示未知量一样,逻辑学有时也用变项来表示命题。例如,我们可以用变项 p 来表示论证中 “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这一命题的所有实例,这样一来:(1)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表示涉及该命题的复杂陈述;(2)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识别该论证的形式特征。我们再把 “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表…
优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