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是运用论点、推理或影响力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或思维方式的艺术。每个人都在使用说服技巧,你也不例外。小时候,你可能试图说服父母让你晚睡一小时、给你买想要的玩具,或者让你晚些起床。
人们还会以更有组织的方式进行说服。政治团体和广告商试图影响你的投票和消费方式。一种特别系统且有组织的说服方式被称为宣传,它运用多种技巧试图改变一群人的想法。
诉诸理性
这种技巧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理性和有逻辑的。
有人提出一个论点,其依据是 “任何有逻辑、理性的人都会同意!” 他或她可能会主张:“当然,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现在不做 X,那么 Y 肯定会发生!
诉诸品格
一个人的说服艺术要起作用,其他人必须认为他或她值得信任、诚实和 / 或聪明。这样,他或她才能赢得作为可靠和可信之人的信誉。
例如:“我在美国海军服役了 12 年,光荣地为国家效力。我了解军队的运作方式,是唯一一位与我们的武装部队有直接、个人接触的候选人。因此,我比其他任何候选人都更清楚如何维持和改进我们的军队,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诉诸情感
这种说服方式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途径起作用。首先,有人可以表达自己对某一主题的感受,希望以此影响他人。其次,有人可以试图引发听众的情感反应,从而说服他们。第三,有人可以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激起听众的共鸣。
- 恐吓
如果你在听完某人讲话、看完电视广告、阅读某篇文章或浏览互联网后感到害怕,先放下情绪,进行逻辑思考。这些内容是不是旨在引起你的这种情绪反应?说话者或作者是不是有意吓唬你,以说服你去做某事 / 买某物 / 想某事? - 怜悯
引发怜悯是情感诉诸技巧的另一个例子。有人试图让别人同情他或她,希望他们出于怜悯而做某事、给钱或产生某种想法。 - 奉承
奉承是情感诉诸的另一种形式,通过赞美人们的智慧、良好品味或其他特质,让人们自我感觉良好。这种说服方式在建立个人联系时很重要,所以广告商经常使用。
书面句式
反问:暗示答案显而易见,无需回答。它无需论证就能达到说服目的。
例子:我们不给教师合理的工资,还能真的期望他们保持高标准的职业素养吗?
夸张:为了达到夸张的效果而使用夸张手法,通常带有幽默。
例子:我所在的银行排队队伍太长了。只有那些没通过培训的出纳才会在那里工作。
比喻:通过隐喻(使用动词 “是”)、明喻(使用 “像” 或 “如同”)或拟人(赋予动物或物体人类的特质)来展示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子:他的眼睛像探照灯,在寻找任何认可的迹象;她像老鼠一样安静;我们走开时,月亮微笑着俯瞰着我们。
重叠:基于人们能记住以三个为一组列出的事物这一理论,它可以是完全重复同一件事,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想法,或者列出三个相关的项目。
例子:“一停二看三听”;“卖房地产最重要的因素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广告说服
说服性广告旨在通过诉诸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或智力,来操纵他们的消费习惯,让他们想买某种产品或服务。一些常见的说服技巧包括:
• 感官吸引:外观完美的产品、令人兴奋的背景颜色、 catchy 的标语或歌曲
• 性吸引:图片、声音、措辞、有吸引力的模特
• 群体吸引:可以是势利型(让消费者相信购买产品会让他 / 她跻身精英行列)、普通型(反势利吸引 —— 你会和其他人一样,不会引人注目)、“潮流” 型(如果你购买,你会更受欢迎或更酷),或者从众型(你想要其他人都有的东西)
• 权威:利用名人或其他有权势的人的代言;如果你使用这种产品或服务,你会和他们一样
• 科学或统计:使用数据、实验、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分以及其他证据来证明产品更优越
• 奉承:赞美你的智慧、外表或其他特质,让你想买产品或服务
• 不完整的主张:说产品或服务更好,但不告诉你它比什么更好
说服广告评估表
产品 | |
吸引力 | 1. 如何实现 2. 如何实现 |
主张 | 1. 如何实现 2. 如何实现 |
这些吸引力的有效之处是什么? | |
这些主张的有效之处是什么? |
纵观历史,人们一直需要让别人改变想法。作家、政治家、商人、广告商和特殊利益集团等,都在使用说服技巧来操纵他们的受众。因此,你每天都会遇到(并使用)许多这样的技巧。当你识别出这些技巧并理解它们的运作方式时,你不仅能在需要时抵制它们,还能将它们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