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客观思考和决策只与大脑有关。毕竟,“客观” 意味着 “不受情绪影响”。但在做决策时,你真的能 —— 更重要的是,应该 —— 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吗?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答案是 “不能”!
感受或情绪在批判性思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像逻辑一样。但绝不能仅凭感受做决策,有些情绪最好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批判性思考者会认可自己的情绪,明白情绪如何影响决策,进而掌控情绪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参与决策过程。
偏见和刻板印象
偏见是指那些会让人无法保持公正或客观的偏好或信念。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笼统看法或带有偏见的态度。怀有偏见或对人有刻板印象会让你思想封闭,妨碍你在解决问题时做出合理决策。你需要认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你。
在压力下做决策
当你压力过大,或者无法应对影响你的压力源时,它会影响你的决策方式。最常见的影响有:
• 无法识别或理解问题:压力大的时候,很难快速调取存储的信息(有时甚至完全无法调取)。短期记忆会受到影响。你可能会错误地把某件事当成问题,而实际上它并不是。
• 难以集思广益和设定合理目标:当你不能准确识别问题,并且难以集中注意力时,你可能会想出一个仓促或不合理的解决方案。你倾向于只考虑眼前,所以很难做计划,决策往往也会做得很匆忙。
• 无法评估解决方案:如果你难以吸收信息,就无法判断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对所有事情都只看短期,可能会让你不关心解决方案的影响。
警惕自负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能力、优势和缺点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当这种认识变得膨胀,并影响决策过程时,问题就来了。自负还会阻碍人们采取行动。
例如,安蒂的同事评论说,安蒂提交给部门主管的每周报告中拼写错误太多。安蒂变得很防备,对这个评论置之不理。然而,这个抱怨是合理的,它指出了一个安蒂本可以很容易纠正的问题 —— 花时间用拼写检查工具检查一下报告就行。
做决策时,不要忽视自己的感受。在按照逻辑步骤做选择的过程中,要认可自己的情绪,并根据情绪的类型,决定它们是否适合纳入决策过程。即使是负面情绪,如偏见和刻板印象,也需要被识别,这样你才能有意识地排除它们。认可情绪,而不是让情绪主导决策,或者试图忽视情绪,这将有助于提高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