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批判思维的18节课——12演绎推理

你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演绎论证,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了解这些论证是如何生效和失效的,将有助于你构建有力的论证,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当别人的论证站不住脚时,你能识别出来,从而不会被错误的推理所影响。同时,当有人提出有说服力的论证且其观点值得你认同的时候,你也能察觉到。

三段论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第一个前提描述一个群体 A 以及该群体的一个特征 B,例如:所有素食者都不吃肉。

第二个前提指出一个人或事物 C 要么属于 A,要么不属于 B,例如:戈登是素食者。

结论表明 C 是 B,例如:戈登不吃肉。

• 有两个前提,这两个前提能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保证,其支持力度强大到如果前提是真实的,结论就不可能是虚假的。
• 用 “有效” 和 “无效” 来描述;当前提正确,且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正确时,这个论证就被认为是有效的。如果一个或两个前提都是错误的,那么这个论证就是无效的。
• 基于规则、法律、原则或概括。

演绎结论的可信度取决于前提。由于结论必须由前提推导而来,所以如果一个或两个前提被证明是虚假的,结论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因此,前提必须是真实的事实、规则、原则或概括。仅仅一个词就可能使前提从事实变成虚构,比如 “所有” 和 “每一个” 这类词。

大前提
大前提是关于一类事物的一般性陈述,例如:所有女性都曾是女孩。大前提中涉及两个术语:大前提的主语(女性)被称为前件;动词短语(曾是女孩)被称为后件

小前提
小前提是关于大前提所涉及范畴中的某个具体例子的陈述。例如:我的母亲是女性。

在演绎论证中,人们认为结论的真实性是完全有保障的,而不仅仅是由前提的真实性使得结论具有可能性。

因此,如果论证是有效的,那么结论的真实性就包含在前提的真实性之中。但是,结论必须能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不能超出前提的范围,也不能对前提做出假设。下面这个就是超出前提真实性范围的结论的例子:
欧内斯特・海明威写了一些伟大的书籍。
欧内斯特・海明威写了《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是一本伟大的书。

条件演绎论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推理。

第一个前提指出,如果 A 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 B 的情况也是真实的,例如:如果你把柠檬水洒了,那么桌子会变粘。

在第二个前提中,A 的 “如果” 情况要么发生了,要么没有发生,例如:你把柠檬水洒了,或者你没有把柠檬水洒了。

结论随后指出,因此 B 的情况发生了或者没有发生,例如:桌子会变粘,或者桌子不会变粘。

分别用三段论和条件演绎论证的形式表达下面这句话:
布莱恩每次在他的球队获胜时都会举办派对,所以今晚他会举办派对。

三段论:球队每次获胜,布莱恩都会举办派对。球队获胜了。布莱恩会举办派对。
条件句:如果球队获胜,那么布莱恩会举办派对。球队获胜了。因此,布莱恩会举办派对。

人们有时会故意或无意地错误使用演绎论证。你越善于识别这类论证,就越不可能接受它们为真实的。记住,如果一个或两个前提不真实,或者即使前提是真实的但得出了错误的结论,那么这个演绎论证就是无效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