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性错误,会使论证无效。此外,逻辑上的错误也会导致论证无效,这种逻辑错误被称为谬误。演绎论证中存在多种逻辑谬误。有时很难识别这些谬误,但识别它们很重要,这样你才不会被他人有缺陷的逻辑误导或说服。
以下是四种主要的逻辑谬误:
滑坡谬误
滑坡谬误是一种包含逻辑谬误的条件句,它没有解释第一个事件如何导致第二个事件。例如:如果你不付电费,那么你将永远无法获得汽车贷款。
滑坡谬误使论证显得更为严重,它假定一个错误会逐渐演变成另一个错误,却忽略了两个事件之间的 “中间环节”,也没有说明原因。在前面的例子中,从事件 A(不付电费)到事件 B(无法获得汽车贷款)之间存在许多可能的步骤。诚然,不按时付款会出现在你的信用报告中,但仅仅一次逾期付款并不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信用报告糟糕到无法获得汽车贷款的程度。
虚假两难谬误
虚假两难谬误是一种只提出有限选项(通常是两个),而实际上存在更多选项的论证。换句话说,它提供了非此即彼的选择,尽管实际上还有其他选择。这种谬误通常以非黑即白的方式呈现,将一种事物说成全是好的,而将另一种说成全是坏的。
许多政客希望你相信,他们及其政党掌握着所有正确的答案,而他们的对手不仅是错误的,还在毁掉这个国家。他们制造了一种全好与全坏之间的选择。例如:“农产品价格支持是社会主义议程的一部分。我在这次竞选中的对手一直投票支持对乳制品和烟草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是时候停止选举社会主义者进入国会了。你是要投票给我的对手 —— 那个想把我们的国家引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还是要投票给我,让我来恢复民主?”
循环推理谬误
有效的演绎论证的结论应该能从其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并且只依赖于前提中包含的信息。但在循环推理(通常称为 “乞题”)谬误中,有人将本应证明的前提假设为真实的。在所有有效的演绎推理中,结论(即某人试图证明的内容)是由两个前提推导出来的;而在无效的循环推理论证中,结论只由一个前提推导出来。换句话说,本应证明结论真实性的前提只是对结论的稍作改动的重述。
当遗漏了一个前提时,就不存在论证了。提出主张的人只是让你相信他或她所说的是真实的,例如:“你为什么认为扬基队是棒球界最好的球队?”“因为他们就是最好的。”
模棱两可谬误
有时,模棱两可谬误很难被发现,因为两个前提似乎都是真实的,而且结论往往似乎能从前提中推导出来。然而,整个论证的含义会变得无效,原因要么是(1)一个词被使用了两次,每次含义都不同;要么是(2)一个有多种含义的词只被使用了一次,但使陈述具有模糊的含义。这种模糊性不是由语法造成的,而是由词语的不同含义造成的。
例如:我的历史教授说,每个写学期论文支持菲律宾分裂主义者的人都 “有病”。我想如果我 “有病” 了,今天就可以逃课了。
在这个论证中,“有病” 被使用了两次,每次含义都不同。教授的意思是情绪上有问题,而学生却认为是身体上生病。
处理这种谬误的最佳方法是获取信息。对于任何可能有不同用法的关键术语,要请对方给出明确的定义。
并非所有的演绎推理都是合理的。它可能在事实上有缺陷,即全部或部分内容是不真实的;也可能在逻辑上有缺陷,即包含谬误。识别逻辑谬误很重要,这样它们就不会说服你或误导你。其中一些最常见的谬误包括滑坡谬误、虚假两难谬误、循环推理和模棱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