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批判思维的18节课——18解释还是论证?

你是否听过或说过这句话:“你得解释清楚!”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需要为自己解释,或听别人解释的经历。可能是一件简单的事,比如看电影迟到了;也可能是一次足以决定成败,甚至会导致糟糕结果的解释。

我们常常把解释当作理所当然,觉得凡事都能靠解释摆脱困境。但和论证一样,解释也有有效和无效之分。好的解释能让人摆脱麻烦,而糟糕的解释可能让人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理解什么是好的解释,以及它与论证的区别至关重要。

本质上,解释是一种陈述或一系列陈述,它为某个已被认可的事实提供新的信息。当回答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时,你不会说自己没做过(那会是一种论证)。因为 “你做了某事” 是已被认可的事实,所以你需要解释这么做的原因。

解释包含两个部分:被解释的内容,称为被解释项;用于解释的陈述,称为解释项。比如,有人问 “你为什么买那辆车?”,回答可能是 “我买它是因为它很省油”。这里 “我买了它” 是被解释项,“它很省油” 是解释项。

好的解释具有四个特征:

1、具有相关性
2、提供新信息
3、围绕已被认可的事实展开
4、能够解决或缓解问题

你已经知道,好的解释会针对一个有疑问或令人困惑的已知事实,提供新的、相关的信息。因此,通常很容易发现那些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不符合要求的解释。但当论证伪装成解释,或者解释看起来像论证时,就容易混淆了。

解释回答 “为什么”,通过说明原因帮助人们理解事物;而论证则试图通过提供支持结论的理由(前提)来说服你相信结论的真实性。

简单来说,解释提供原因,论证提供证据。

许多论证会表达建议或价值判断,并试图说服你相信其合理性或正确性。而解释不包含这类建议或判断,它们围绕无争议的事实展开,不试图说服他人。

当涉及到某人的想法、感受或信念时,区分论证和解释可能会更棘手。解释不是价值判断或建议,所以通常不会出现 “相信” 或 “觉得” 这类词,但有时也会例外。

那未来的事情呢?如果有人在谈论明天会发生什么,你可能会认为这一定是论证。毕竟,解释围绕无争议的事实展开,而论证涉及判断和观点。但尚未发生的事情可能成为事实吗?答案是肯定的。看到 “明天”“下周” 或 “某天” 这类词,并不意味着这一定是论证。以下是一些关于未来的被解释项示例:

“今年秋天,树叶会变色,然后落下。”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
“下周我就 25 岁了。”

好的解释很有用,它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和理解情况所需的信息。解释和论证在多个关键方面存在区别:解释通过说明某个事实的原因来回答 “为什么”,而论证通过提供证据来说服人们相信结论。解释围绕事实展开,而论证可能涉及价值判断或建议。理解这些区别,能让你识破那些试图让你基于极少或没有证据去做某事、买某物或想某事的糟糕论证。能够识别并构建好的解释,是一项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