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目标
• 理解逻辑的范围和目的;
• 定义论证及其主要特征和组成部分;
• 定义逻辑形式;
• 定义陈述句及其在推论过程中的作用;
• 阐述逻辑在知识和实践方面的重要性;
• 将自然语言论证重新表述为前提 – 结论形式;
• 理解哪些类型的陈述可以用逻辑来描述。
内容
前提、结论、推论
一般来说,我们以一种相当有规律的方式做决定、下判断和表达观点。无论是明确地还是含蓄地,我们都是从一系列假设出发,进而得出更深层次的信念。我们出发时的这些假设被称为前提,而从这些假设中得出的信念则被称为结论。从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推论或论证。
逻辑也可以理解为对推理进行正式且精确的研究,目的是让推理清晰明确。有时候,当我们进行非正式的推理和论证时,很难弄清楚我们的结论到底是什么,以及我们是基于什么得出这些结论的。
就学习逻辑而言,我们主要关注陈述句。陈述句是断言某件事是真是假的句子。例如,“天空是蓝色的。” 这句话断言了关于天空的一件事(是真的),而 “火是冷的。” 这句话断言了关于火的一件事(是假的)。
逻辑形式
推论在我们参与的几乎每一种决策过程中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于什么是好的推论、什么不是,我们肯定都有一些直觉上的认识。例如,下面这段对话中存在问题,你可能凭直觉就能感觉到:
前提 1(P1):亚里士多德是人。
前提 2(P2):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结论(C):因此,亚里士多德不会死。
为了弄清楚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引入逻辑形式的概念。每一个推论都可以简化为一种结构模式或形式。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形式,以确定哪些论证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哪些则不能。
实例-不清晰的论证
很明显,所有的蛇都是动物。想想看,蛇是什么?它是爬行动物,对吧?我是说,不只是某一条蛇,而是所有的蛇。随便拿一条蛇,它都是爬行动物。那爬行动物又是什么呢?同样,是所有的爬行动物,不只是某一种,你明白的。随便拿一种爬行动物,它难道不是动物吗?当然是动物啊!所以,所有的蛇都是动物。
这是一种不太清晰的论证方式,至少和那种前提和结论都明确陈述的正式结构化论证相比是这样。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进行论证之前,并不总是会先把它形式化。这并不是说形式化的论证更正确,也不是说我们常用的说话方式有缺陷。但是,将论证形式化确实能让我们更容易弄清楚推论中存在的问题(或不存在问题的原因)。上面这段话其实就是以迂回的方式表达了下面这个论证:
前提 1(P1):所有的蛇都是爬行动物。
前提 2(P2):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动物。
结论(C):所有的蛇都是动物。
实例-错误的论证
很明显,所有的桌子都是椅子。想想看,桌子是什么?它是一件家具,对吧?我是说,不只是某一张桌子,而是所有的桌子。随便拿一张桌子,它都是一件家具。那家具又是什么呢?同样,是所有的家具,不只是某一件,你明白的。随便拿一件家具,它难道不是椅子吗?当然是椅子啊!所以,所有的桌子都是椅子。
如果有人这样跟我们说,我们可能会忍不住说:“这根本不是一个论证!” 虽然这是人们对特别糟糕的推理常见的反应,但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上面这段话是一个论证,尽管是个糟糕的论证 —— 当我们把它简化为前提 – 结论形式时,就能看出它有多糟糕了:
前提 1(P1):所有的桌子都是家具。
前提 2(P2):所有的家具都是椅子。
结论(C):所有的桌子都是椅子。
通过这种简化,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论证的问题所在 —— 第二个前提是错误的。关键是所有的论证都有一套明确的特征,任何符合这些特征的陈述序列都可以算作是一个论证。
实例-陈述
“朱利安・布里姆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音乐家,1947 年,他父亲从伦敦查令十字路的一个水手那里买了一把鲁特琴,他就是跟着电台里的舞蹈乐队学习弹奏鲁特琴的。据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称,作为一名神童,他早期的演奏使他‘被公认为战后时期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并完成兵役后,他成为了古典音乐界作品最多、最畅销的录音艺术家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朱利安・布里姆:古典吉他演奏家享年 87 岁》,2020 年)
这段陈述中确实使用了一些在论证中经常用到的语言,而且每个单独的陈述句本身都有真假可言。然而,这些陈述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 —— 没有通过从前提进行推论而得出结论。所以,这不能被称为一个论证。它仅仅是一系列关于一位受人喜爱的古典吉他演奏家生平的陈述。
逻辑是对正确推理模式的形式化研究。当我们进行逻辑论证时,我们关注的是从被视为前提的那组语句中做出的推论所具有的逻辑形式。为了描述这些推论,我们需要形成一套特定的术语来体现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