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目标
- 识别假言命题的形式。
- 用其他命题构造假言命题和复杂复合命题。
- 说明假言命题以及任何形式的复杂复合命题的真值条件。
内容
假言命题
由两个命题通过 “如果…… 那么……” 结构连接而成的命题。其形式为 “如果 p,那么 q”。在上述变项符号表示中,我们称 p 为前件,q 为后件。
作为复合命题的最后一种,假言命题通过断言前件的真蕴含后件的真来连接两个命题。它之所以被称为 “假言的”,是因为它陈述的是:如果(假设)前件为真,那么后件就为真。只有前件是假设性的。
在变项符号表示中,这类命题的形式为 “如果 p,那么 q”。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青蛙是两栖动物,那么它们是动物”。如果 “青蛙是两栖动物”(前件)为真,那么 “它们是动物”(后件)也为真。
假言命题的真值条件
这类命题的真值判断比前两种复合命题稍复杂,因为只有当前件为真且后件为假时,假言命题才为假。例如,假言命题 “如果我是人类,那么我是动物” 只有在 “我是人类” 为真而 “我是动物” 为假时才为假。这是因为假言命题旨在断言:前件为真时,后件不可能为假。
因此,假言命题为假的唯一情况就是前件为真而同时后件为假。
p | q | “如果 p,那么 q” |
真 | 真 | 真 |
假 | 真 | 真 |
真 | 假 | 假 |
假 | 假 | 真 |
假言命题判断实例
假命题
“如果一种动物是两栖动物,那么它是青蛙”,这个假言命题为假。
因为存在不是青蛙的两栖动物,所以前件为真时,后件未必为真。
真命题
“如果蝎子是昆虫,那么青蛙是两栖动物”。在这个例子中,尽管前件为假(蝎子是蛛形纲动物,不是昆虫),但假言命题为真。
这个命题为真的原因是,青蛙实际上就是两栖动物,所以无论蝎子是不是昆虫,这个假言命题都为真。如果蝎子实际上是昆虫,那么若 “青蛙是两栖动物” 为假,这个假言命题就不可能为真。
复杂命题
最后需要理解的是,由于复合命题是由两个更简单的命题组合而成的,它们本身也可以用来构成更复杂的复合命题。例如选言命题与假言命题的组合:“如果天在下雨或下雪,那么我的车会被水覆盖”。
要理解这类命题——如果(相容p或q),那么r——的真值条件,必须从构成复杂命题的最简单复合命题入手,判断其真假,然后继续处理下一个最简单的复合命题,以此类推,逐步推进,最终就能确定整个命题的真假。
假言命题断言一个命题(后件)的真由另一个先行命题(前件)的真所蕴含。我们还讨论了将多个复合命题组合成复杂复合命题的可能性。这些命题的真值可以用前面课程中学习的相同方法来确定:从最简单的命题开始,逐步向上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