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私人情感冲动和智力行为大大减弱以至于无法靠个体自己发挥出来,完全需要靠集体其他成员以同样的方式不断重复才能将其加强。这种从众本能是人类和其他种类的动物与生俱来的,是多细胞性的延续,所有的同类生物都能感受到它,于是它们组成了越来越大的集体。
我们不可能脱离集体,充分认识集体的特性以及个体在集体中发生的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进而更有效地发展自己。
冲动、易变与急躁
群体就像是被点着的 “窜天猴”,一点就炸,行动起来那叫一个快,根本不考虑后果。就说日本福岛核泄漏那会,国内突然掀起一阵抢盐风波,好家伙,短短时间内,某地区的食盐销量蹭蹭往上涨,翻了好几倍。就因为一个 “食盐能防辐射” 的小道消息,大家就跟被下了蛊似的,疯狂抢购,也不管自己家里到底缺不缺盐,这冲动劲儿,简直绝了。而且群体的行动方向变得比翻书还快,历史上那些群众运动,民众被一点小情绪一撩拨,就风风火火地冲进去了,结果新的刺激一来,马上就改变方向,主打一个 “说变就变,绝不拖泥带水”。
易受暗示与轻信
群体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眼巴巴地等着被暗示。你看那些网红产品,经常虚假宣传,说有啥神奇功效,在被媒体曝光之前,消费者们就跟着了魔一样,疯狂追捧购买。还有网络上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比如爆料某个明星的大瓜,群体连想都不想,直接就相信了,还到处转发,根本不去探究真相,妥妥的被不实信息 “洗脑”,智商直接 “下线”。
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表达情绪那叫一个 “上头”,要么把人捧上天,觉得这人完美无缺,简直就是下凡的神仙;要么把人踩进泥里,觉得这人一无是处,干啥都不顺眼。就说某明星公益作秀被曝光的事儿,之前粉丝们对他那是爱得死去活来,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结果一曝光,粉丝们瞬间倒戈,对他各种诋毁,态度转变之快,让人目瞪口呆,这情绪的极端化,也是没谁了。
偏执、专横和保守
中世纪欧洲宗教裁判所迫害异端的事儿,就是群体偏执、专横和保守的典型代表。那时候,宗教裁判所坚信自己的宗教观念就是真理,对那些被视为异端的人,毫不留情地审判迫害,手段极其残忍。同时,他们还严格遵循宗教传统仪式,一点都不敢违背,谁敢说个 “不” 字,那就是和他们过不去。群体就是这么固执,觉得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对强权服服帖帖,对传统习俗坚守到底,谁也别想改变他们。
群体的道德
群体的道德就像个 “双面间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就拿二战来说,各国士兵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展现出了英勇无畏、自我牺牲的精神,那是真的让人敬佩;但同时,战争中也存在对敌方残酷杀戮的行为,这又让人感到痛心。这就说明群体道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